由马岩松领导的MAD建筑事务所发布了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的设计方案。MAD参照中国北方平原的缓坡,以及该地区的巨大冰雪,设计了一个呼应哈尔滨地理和气候特征的航站楼。就像飘落在大地上的雪花一样,它创造了一种建筑诗意,融入了当地,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作为未来空中旅行的超现实星际空间。
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的省会,在东北亚腹地的核心位置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,是该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。哈尔滨机场3号航站楼占地3300公顷,由一系列机场配套设施组成,包括地面交通枢纽、酒店、零售和停车场,将有效地服务于该地区。
虽然航站楼的体量是不可避免的,但MAD的设计设法建立了一个人性化的建筑项目,并提供了一个高效节能的多感官体验。该计划的雪花形状的五指离境走廊,大大缩短了旅客到达登机口的时间,同时也减少了交通挤塞,提高了机场停机坪的整体效率。
内部有许多室内花园,划分了航站楼的主要区域。它们形成了郁郁葱葱的绿色区域,连接建筑的不同层次,并为乘客提供了一个暂停和在自然中休息的片刻,远离繁忙的机场生活。
屋顶上的山脊模仿了雪堆的功能,作为天窗,使内部空间充满了阳光的温暖,减少了对人工照明的需求。同时,他们有节奏的方向自然地引导着旅行者通过空间。
地面交通中心(GTC)枢纽汇集了高速铁路、市政地铁线路、机场巴士等城市交通工具,方便地连接了哈尔滨市与机场及周边设施,鼓励市民绿色出行。多层的花园布局将自然植物的生长融入其各种功能中,为旅客提供一个舒适和放松的区域,因为他们在城市和机场之间的过渡。
到2030年,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的年吞吐量预计将达到4300万人次,出境航班约32万架次。建成后,客货运输能力将显著提高,成为世界一流的交通枢纽。MAD的概念力求打破典型的现代大型机场的模式,将人类、自然和当地环境结合在一起,成为一个高度功能的建筑项目——21世纪旅行的新愿景。
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(3号航站楼)
哈尔滨,中国
2018 - 2019
竞赛单位:黑龙江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
机场顾问:中国航空规划设计院
执行建筑师:中南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
类型学:交通基础设施
用地面积:3,269公顷
建筑面积:918,500平方米
主要负责人:马岩松、党群、早野洋介
副合伙人:刘慧英,Tiffany Dahlen
设计团队:李存浩、孙守权、朱雨浩、姚然、马跃、杨学兵、Giorgio Castellano、Connor Hymes、陈彦恩